close

國寶是在什麼環境下繁殖與生長的?探訪成都大熊貓基地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它不僅深受我國民眾的喜愛,其他國傢和地區的民眾也紛紛被其“圈粉”,大熊貓還被派往其他國傢和地區,成為友誼的使者。

資料圖: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寶寶們在熊貓樂園賣萌,憨態可掬,迷倒眾粉絲。安源攝

那麼,身為國寶的大熊貓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繁殖與成長起來的呢?22日,記者來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成都大熊貓基地”),一探究竟。

資料圖: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寶寶們在熊貓樂園賣萌,憨態可掬,迷倒眾粉絲。 安源 攝

以6隻野外病、餓大熊貓為基礎 培育出全球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保護種群

成都大熊貓基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郊,始建於1987年,主要從事和開展我國大熊貓遷地保護、科研繁育、國際合作與交流、野放研究、保護教育和生態旅遊及文化品牌打造等工作,是世界著名的台中洗水塔大熊貓遷地保護科研繁育陣地。

20世紀七、八十年代,邛崍山、岷山山系大熊貓棲息地的冷箭竹部分開花枯死,1974年至1983年期間,共有250隻大熊貓餓死。1974年至1993年,成都會同相關單位共搶救野外病、餓大熊貓63隻,有75%經積極救治得以痊愈放歸自然棲息地。

但是,由於救護個體健康狀況以及野外棲息地狀況,最終有6隻在成都大熊貓基地(原成都動物園斧頭山飼養場)進行人工飼養,這6隻大熊貓中,3隻雌性熊貓分別是“美美”、“果果”、“蘇蘇”;3隻雄性熊貓分別是“強強”、“川川”(9號)、6號。

成都大熊貓基地以這6隻病、餓大熊貓為基礎,在未從野外捕獲一隻大熊貓的情況下,截至2017年10月,共繁育166胎、255仔,現存184隻,是全球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保護種群。

大熊貓“成就”“雙好”。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圈養大熊貓保護科技實力最強、科技成果最多

作為中國政府實施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遷地保護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成都大熊貓基地以科技手段推動圈養大熊貓種群健康增長和支持野外就地保護。

截至目前,基地園內有大熊貓97隻,野放中心13隻,國內其他動物園展出42隻(不含成都動物園4隻),國外20隻(美國4隻、日本8隻、加拿大2隻、西班牙4隻、法國2隻)。

基地擁有科技部和四川省共建的國傢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以及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和“全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取得各級科研成果70餘項。

基地科研團隊在大熊貓繁殖育幼、疾病防治、遺傳管理等方面取得瞭不同領域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眾多標志性成果,其中“大熊貓雙胞胎育幼研究”、“大熊貓DNA指紋探針研究及DNA提取方法的建立”等成為瞭20世紀保護大熊貓從搶救、繁育到遺傳保護發展過程中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原創性地解決瞭多項大熊貓保護世界性難題。

成都大熊貓基地為推動全球圈養大熊貓保護研究的發展做出瞭突出貢獻,被國內外公認為開展圈養大熊貓保護科技實力最強、科技成果最多、應用推廣效果最好的大熊貓遷地保護示范單位。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寶台中清化糞池寶們在熊貓樂園曬太陽,享受陽光浴。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在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系統中率先開展公眾保護教育工作




成都大熊貓基地在大力開展大熊貓科研繁育的同時,還充分利用豐富的科普教育資源和人才優勢開展保護教育,把向海內外公眾傳播以大熊貓等珍稀瀕危物種為代表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職能,成為瞭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保護教育機構。

成都大熊貓基地於2000年在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系統率先開展公眾保護教育工作,並成立科普教育部。

目前,熊貓基地與眾多國傢和機構開展合作,建立瞭廣泛的聯系和合作網絡,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國傢科普教育基地”、“國傢環保科普基地”。(完)



(原標題:國寶是在什麼環境下繁殖與生長的?探訪成都大熊貓基地)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台中通馬桶價格曉易_NE0011
arrow
arrow

    awi480aa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